游客,您好!欢迎您进入科技信息监测服务平台!登录 | 注册  帮助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编译报道
  •  分类浏览
  • 摘要:

    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2024年6月24日)

    习近平

    各位院士,同志们、朋友们:

    这次大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科技盛会。首先,我代表党中央,向获得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向两院院士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诚挚问候!向与会的外籍院士和国际科学界的朋友们表示热烈欢迎!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科技事业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深入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任务,确立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奋斗目标,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充分激发科技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力推进科技自立自强,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基础前沿研究实现新突破,在量子科技、生命科学、物质科学、空间科学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成果,微分几何学两大核心猜想被成功证明,化学小分子诱导人体细胞实现重编程,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实现“技术造物”。战略高技术领域迎来新跨越,“嫦娥”揽月,“天和”驻空,“天问”探火,“地壳一号”挺进地球深处,“奋斗者”号探秘万米深海,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商运投产。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第一颗6G卫星发射成功,北斗导航提供全球精准服务,国产大飞机实现商飞,高铁技术树起国际标杆,新能源汽车为全球汽车产业增添新动力,生物育种、新药创制、绿色低碳技术助力粮食安全和健康中国、美丽中国建设。科技体制改革打开新局面,科技管理体制实现重塑,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布局,创新主体和人才活力进一步释放。国际开放合作取得新进展,主动发起国际科技合作倡议,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我国作为全球创新重要一极的影响力持续提升。这些都为建成科技强国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新时代科技事业发展实践中,我们不断深化规律性认识,积累了许多重要经验。主要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观大势、谋全局、抓根本,保证科技事业发展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立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把科技命脉和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坚持创新引领发展,树牢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的理念,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保障高水平安全。坚持“四个面向”的战略导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强科技创新全链条部署、全领域布局,全面增强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坚持以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坚决破除束缚科技创新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切实把制度优势转化为科技竞争优势。坚持推动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坚持培育创新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基因,营造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良好环境,使崇尚科学、追求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坚持科技开放合作造福人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为应对全球性挑战、促进人类发展进步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这些经验弥足珍贵,必须长期坚持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

    各位院士,同志们、朋友们!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科学研究向极宏观拓展、向极微观深入、向极端条件迈进、向极综合交叉发力,不断突破人类认知边界。技术创新进入前所未有的密集活跃期,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生物技术等前沿技术集中涌现,引发链式变革。与此同时,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科技革命与大国博弈相互交织,高技术领域成为国际竞争最前沿和主战场,深刻重塑全球秩序和发展格局。虽然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原始创新能力还相对薄弱,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顶尖科技人才不足,必须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

    党的二十大明确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中心任务。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必须充分认识科技的战略先导地位和根本支撑作用,锚定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我们要建成的科技强国,应当具有居于世界前列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支撑经济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整体跃升,增进人类福祉,推动全球发展。必须具备以下基本要素:一是拥有强大的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持续产出重大原创性、颠覆性科技成果。二是拥有强大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有力支撑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三是拥有强大的国际影响力和引领力,成为世界重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四是拥有强大的高水平科技人才培养和集聚能力,不断壮大国际顶尖科技人才队伍和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五是拥有强大的科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形成世界一流的创新生态和科研环境。

    各位院士,同志们、朋友们!

    现在距离实现建成科技强国目标只有11年时间了。我们要以“十年磨一剑”的坚定决心和顽强意志,只争朝夕、埋头苦干,一步一个脚印把这一战略目标变为现实。

    第一,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完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的体制,加强战略规划、政策措施、重大任务、科研力量、资源平台、区域创新等方面的统筹,构建协同高效的决策指挥体系和组织实施体系,凝聚推动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要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各方面作用,调动产学研各环节的积极性,形成共促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工作格局。要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优化定位和布局,完善国家实验室体系,增强国家创新体系一体化能力。要保持战略定力,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突出国家战略需求,在若干重要领域实施科技战略部署,凝练实施一批新的重大科技项目,形成竞争优势,赢得战略主动。要提高基础研究组织化程度,完善竞争性支持和稳定支持相结合的投入机制,强化面向重大科学问题的协同攻关,同时鼓励自由探索,努力提出原创基础理论、掌握底层技术原理,筑牢科技创新根基和底座。

    第二,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融合的基础是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要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针对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基础软件、先进材料、科研仪器、核心种源等瓶颈制约,加大技术研发力度,为确保重要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安全可控提供科技支撑。要瞄准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科技创新,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要积极运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融合的关键是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要充分发挥科技领军企业龙头作用,鼓励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支持企业牵头或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要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密切合作,面向产业需求共同凝练科技问题、联合开展科研攻关、协同培养科技人才,推动企业主导的产学研融通创新。

    融合的途径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要依托我国产业基础优势和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加强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完善政策支持和市场服务,促进自主攻关产品推广应用和迭代升级,使更多科技成果从样品变成产品、形成产业。要做好科技金融这篇文章,引导金融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第三,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充分激发创新创造活力。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针对我国科技创新组织化协同化程度不高,科技资源分散、重复等问题,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统筹各类创新平台建设,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完善区域科技创新布局,强化央地协同联动,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高地。要改进科技计划管理,深化科技经费分配和管理使用机制改革,赋予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提升科技创新投入效能。

    近年来,为科研人员松绑减负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也有不少科研人员反映,各种非学术负担仍然较重。要坚持“破四唯”和“立新标”相结合,加快健全符合科研活动规律的分类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要完善科技奖励、收入分配、成果赋权等激励制度,让更多优秀人才得到合理回报、释放创新活力。要持续整治滥发“帽子”、“牌子”之风,让科研人员心无旁骛、潜心钻研,切实减少为报项目、发论文、评奖励、争资源而分心伤神。

    第四,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构筑人才竞争优势。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教育、科技、人才内在一致、相互支撑。要增强系统观念,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完善科教协同育人机制,加快培养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人才队伍。

    当前,我国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供需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要坚持以科技创新需求为牵引,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提高人才自主培养水平和质量。要把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作为重中之重,着力培养造就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着力培养造就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要突出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对他们充分信任、放手使用、精心引导、热忱关怀,促使更多青年拔尖人才脱颖而出。

    要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加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构筑汇聚全球智慧资源的创新高地。

    人才成长和发展,离不开创新文化土壤的滋养。要持续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励广大科研人员志存高远、爱国奉献、矢志创新。要加强科研诚信和作风学风建设,推动形成风清气正的科研生态。

    第五,深入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科技开放合作。科技进步是世界性、时代性课题,唯有开放合作才是正道。国际环境越复杂,我们越要敞开胸怀、打开大门,统筹开放和安全,在开放合作中实现自立自强。

    要深入践行国际科技合作倡议,拓宽政府和民间交流合作渠道,发挥共建“一带一路”等平台作用,牵头组织好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支持各国科研人员联合攻关。要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同世界各国携手打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国际科技发展环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等全球性挑战,让科技更好造福人类。

    各位院士,同志们、朋友们!

    建设科技强国,科技战线重任在肩、使命光荣!希望两院院士作为科技界杰出代表,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当好科技前沿的开拓者、重大任务的担纲者、青年人才成长的引领者、科学家精神的示范者,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再立新功!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自觉把学术追求融入建设科技强国的伟大事业,锐意进取、追求卓越,创造出无愧时代、不负人民的新业绩!

    建设科技强国,是全党全国的共同责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切实加强对科技工作的组织领导、科学管理,全力做好服务保障。各级领导干部要重视学习科技新知识,增强领导和推动科技工作的本领。

    各位院士,同志们、朋友们!

    把我国建设成为科技强国,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梦想,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之殚精竭虑、不懈奋斗。现在,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交到了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我们要树立雄心壮志,鼓足干劲、发愤图强、团结奋斗,朝着建成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点击量:2
  • 摘要:

    2024年1月15日消息 ,在储能公司RAG Austria牵头的国际财团领导下,奥地利从欧盟获得了2000万欧元的资金支持,用于开创性的研究项目EUH2STARS。该项目旨在探索将太阳能转化为绿氢后存储和运输的可行性。
    EUH2STARS项目的主要目标是开发市场化的储氢系统,能够以绿氢的形式存储夏季产生的多余可再生能源。继2022年RAG Austria的“Underground Sun Storage”项目取得成功后,该联盟的目标是进一步研究和实施在枯竭气藏中实施大规模、季节性储氢,在枯竭多孔天然气储层中展示具有竞争力、完整和合格的地质储氢技术。该项目还将探索在萨特勒特建立新的地下储氢设施的可行性。

    点击量:0
  • 摘要:

    2024年1月9日,全球知名研究机构Wood Mackenzie(伍德麦肯兹)发布报告,对2024年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领域做出了预测,强调该行业将迎来重大发展,主要内容如下:
    (1)CCUS项目FID数量将达到前所未有水平
    全球CCUS持续增长,预计2024年最终投资决策(FID)的项目将达到119个,是迄今为止数量最多的。这些项目的总体目标是每年115Mtpa的捕集能力和240Mtpa的封存能力。今年达到FID的项目主要集中在北美和欧洲。预计2024年项目产能增幅较去年增加一倍多,其中60%以上位于北美。
    (2)碳封存项目获批出现明显增长
    预计美国和英国将进行新一轮的许可获批。预计雪佛龙、Equinor和TotalEnergies等巨头将在德克萨斯州竞标。2023年12月丹麦在5个陆上区域开放了CCS许可证申请。澳大利亚为2023年温室气体排放开放了10个新区块,其中桑托斯、伍德赛德和INPEX可能会增加当前的面积。东南亚可能会见证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二氧化碳封存许可证区的正式开放。
    (3)直接空气捕集(DAC)和新兴捕获技术的进步
    2024年,重点将是实现DAC的大规模投产准备。直接空气捕集是当今可用的首选捕获技术之一。2024年DAC的预期发展情况如下:Stratos是世界上第一个全球规模的DAC工厂,产能为0.5Mtpa,预计将接近建设尾声。Climeworks的Mammoth DAC项目将于2024年下半年开始运营。美国能源部将宣布增设DAC中心并最终确定资助金额。初创公司可以开发采用新技术的试点项目,达到技术成熟度6级。
    (4)新捕获技术的引入和新行业参与
    2024年将出现涉及新捕集技术、项目和初创企业。Svante的Veloxotherm技术等新兴项目或许具有里程碑式的作用。新型项目还包括由Aker Carbon Capture、LanzaTech和Honeywell UOP开发的新型碳捕集技术,分别位于挪威、南非和美国。

    点击量:0
  • 摘要:

    一、资助范围
    (一)水利部长江中下游河湖治理与防洪重点实验室
    方向1:河湖治理与水沙资源综合利用
    (1) 中长期河湖系统多尺度演变机理及模拟技术
    (2) 河湖治理新思路与新技术
    (3) 坡面水蚀过程及其迁移机制
    (4) 泥沙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
    (5) 水系连通演化与提升
    方向2:防洪减灾与水沙调控
    (1) 洪水资源化利用技术
    (2) 水库-河道-湖泊-分蓄洪区洪水演进模拟
    (3) 水工程联合调度关键技术
    (4) 城市内涝灾害机理与模拟技术
    (5) 环境变化对流域防洪的累积性影响及对策
    方向3:河湖水域岸线保护技术
    (1) 河湖岸线洲滩及生境修复关键技术
    (2) 河湖生态岸坡综合治理技术
    (3) 河湖连通的生态水文效应与调控技术
    (4) 河湖四乱快速立体监测评估技术
    方向4:数字孪生流域和工程关键技术
    (1) “天空地水”多源数据治理与融合应用研究
    (2) “三道防线”构建关键技术研究
    (3) 水利专业模型通用化开发技术
    (4) 数字孪生流域知识智能驱动关键技术
    (5) 基于三维GIS+BIM的数字孪生可视化平台构建技术
    (6) 基于数字孪生流域的防洪“四预”技术
    (二)水利部岩土力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
    方向5:岩土介质数值模拟分析方法与应用
    (1) 岩土介质多场多相多尺度分析方法
    (2) 岩土工程的连续-非连续数值模拟方法
    (3) 岩土饱和非饱和、非稳定渗流场数值模拟方法
    (4) 复杂应力下筑坝粗粒土的组构效应及数值模拟方法
    方向6:岩土介质力学特性及灾变防控技术研究
    (1) 高地应力条件下岩体渐进破裂特性的测试及其表征方法
    (2) 深埋隧洞软岩大变形预测与防控
    (3) 深部硬岩岩爆监测预报预警与防控
    (4) 岩土工程数字孪生理论与技术
    (5) 深厚覆盖层上高土石坝安全评价方法与地基处理技术
    (6) 工程地球物理精细探测技术
    方向7:复杂岩土渗流与地下水资源研究
    (1) 富水区深埋水工隧洞渗控技术
    (2) 平原水库浸没预测与长效调控技术
    (3) 堤防减压井长期效果评估及功能修复技术
    (4) 深挖方调水渠道典型渗流病害成因及防控技术
    (5) 城市应急水源地开发及地下水资源储备技术
    方向8:岩土动力学与工程爆破技术
    (1) 岩体智慧爆破理论与关键技术
    (2) 岩体爆破块度控制机理与关键技术
    (3) 地下洞室开挖爆破损伤控制理论与技术
    (4) 岩土动力响应与抗震安全分析及评价理论
    (5) 岩石高边坡爆破动力稳定性控制理论与技术
    (三)水利部水工程安全与病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方向9:水工程安全监测技术方法研究
    (1) 水工程安全变形监测新技术
    (2) 深埋长隧洞监测技术与监控方法
    (3) 水泵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分析与研究
    (4) 水工程无损检测技术
    (5) 深埋长隧洞监测技术与监控方法
    方向10:水工程安全评价及信息化技术方法研究
    (1) 基于数字孪生的水工程安全智能分析预测预警技术
    (2) 基于物联网和大数据的水工程智能化安全评价与安全监控技术
    (3) 高拱坝变形安全监控模型与监控指标
    (4) 水工程安全知识图谱构建及评价技术
    (5) 水工程结构及基础安全评价理论与方法
    方向11:水工材料与修补技术研究
    (1) 泄水建筑物混凝土抗冲磨性能提升与防护
    (2) 地下硐室混凝土内壁防霉防结露装饰涂层材料及机理研究
    (3) 冻雨地区构筑物表面防覆冰涂层材料及技术研究
    (4) 水下混凝土裂缝快速修补新型环保材料研究
    (5) 多重因素协同作用下混凝土特性的时变反演分析模型
    (6) 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与结构
    方向12:固废资源化利用及水质净化材料研究
    (1) 固体废弃物治理及环境影响评估
    (2) 复杂条件下固废污染释放与控制技术
    (3) 水体自净化生态混凝土设计理论与方法
    (4) 河湖库淤积物高质化资源利用及污染控制技术
    (5) 有机固体废弃物的材料/能源回收新技术
    (四)水利部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方向13:山洪地质灾害致灾机理研究   
    (1) 山洪地质灾害形成机制及发育规律研究
    (2) 山洪地质灾害预测预报指标体系及模型研究
    方向14:山洪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技术
    (1) 小流域洪水监测预警技术
    (2) 城市小流域洪涝灾害预警技术
    (3) 山洪引发的泥石流灾害监测预警技术
    (4) 山洪引发的滑坡孕育阶段早期预警监测技术
    (5) 山洪地质灾害监测新技术新设备的开发应用
    方向15:山洪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技术
    (1) 山洪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编制技术
    (2) 山洪地质灾害灾情评估技术
    (3) 山洪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新材料与新工艺
    (五)流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科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方向16:流域水资源管理与优化配置
    (1) 流域发展战略与水资源政策法规
    (2) 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与优化配置
    (3) 流域水资源高效利用与节水减排技术
    (4) 水资源---能源---粮食纽带关系问题
    (5) 流域水电调度大模型
    (6) 数字孪生与水网调控
    方向17:流域水生态与水环境演变及保护
    (1) 流域尺度下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
    (2) 水利工程的生态环境效应
    (3) 微污染湖库水环境治理技术
    (4) 湖库内源污染释放控制技术
    (5) 数字孪生水生态环境模拟关键技术
    方向18:生态与环境水力学
    (1) 水生境物理要素监测、模拟和评估技术
    (2) 水生物水力响应特性研究
    (3) 河湖连通理论技术
    (4) 水利工程生态效应与水力调控技术
    (5) 水工程生态优化调度技术研究
    方向19:流域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与评估
    (1) 基于遥感的水环境监测与评估研究
    (2) 基于遥感的河湖水域岸线空间管控识别技术研究
    (3) 基于遥感的流域干旱监测与预警研究
    二、申请条件与相关事宜
    1、申请者应具备以下条件:具有高级职称以上的国内科研人员,或获得博士学位的科研人员。申请者必须是项目的实际主持人。不受理自然人提交的项目申请。
    2、充分利用长江科学院实验室科研条件的项目(科研基础设施和科研仪器等)、跨学科交叉的项目及有其它经费配套的项目将优先予以考虑。
    3、课题选题必须具有创新与研究价值,不得与同类研究低水平重复或以往研究成果重复,必要时将进行查重。
    4、申请书应经所在单位同意后,于2024年7月5日前同时提交单位公章版(PDF格式)和申请书文本(Word格式)至联系人邮箱。长江科学院将组织专家对申请书进行评审并确定
    最终资助课题。文件命名按照以下格式:
    申报实验室或工程中心名称—申报题目—单位名称—申请人—申请书.pdf;
    申报实验室或工程中心名称—申报题目—单位名称—申请人—申请书.doc/docx。
    5、课题研究经费一般为5~8万元,研究期限一般为2年。
    6、课题申请得到批准后,申请者应与长江科学院签订任务书,按任务书计划进行工作,接受长江科学院的检查和监督。
    7、课题资助研究成果由长江科学院和获准者及所在单位共享。论文发表须与申请书研究内容相关,否则不能视为课题成果,不予验收结题。开放课题的研究成果质量和发表论文的数量与质量直接影响后续课题的申请。
    8、考核要求:根据合同任务书的合作研究计划按时完成结题报告,获得资助7~8万元的课题,至少发表SCI检索论文1篇或EI检索论文1篇,获得资助5~6万元的课题,至少发表高质量论文1篇,课题负责人需为论文第一作者。产生的有关论文、专著、专利等成果署名中需有本实验室或工程中心作为工作单位,未标注的成果,不得作为本课题的成果。成果第一标注为长江科学院开放研究基金资助,标注重点实验室名称和开放基金课题项目编号。
    三、联系方式
    联系人:喻志强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黄浦大街23号长江科学院
    邮政编码:430010
    电话:027-82829732
    电子信箱:yuzq@mail.crsri.cn

    点击量:0
  • 摘要:

    6月24日,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薛强团队的“固废填埋场气液致灾原位测控技术与装备”项目荣获2023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我国固体废弃物种类多、来源广、存量大、利用率低,主要采用填埋方式处置。固废降解产生大量高浓度、高毒性、高腐蚀气液污染物,导致填埋场内部 “水位高、气压高、变形大”,易诱发污染泄漏、气体爆炸等工程灾害。因此,亟待解决气液致灾的精准探测、科学诊断与高效治理等关键难题。
    武汉岩土所薛强团队经过近20年攻关,发明了气液运移原位随钻探测装备和防渗系统破损原位探测装备,实现了污染物组分时空分布的原位同步检测与可视化,以及防渗系统毫米级漏洞的精准定位;研发了填埋场气液致灾多场耦合试验装置;创制了强吸附、低渗透材料;发明了气液致灾源头调控与长效阻控等关键技术,实现了固废填埋场工程灾害的主动防控,有效提升了填埋场安全服役年限。
    据悉,相关技术与装备已实施专利转化,获批国家先进技术装备、专业特种车辆(工信部),成功应用于武汉金口、深圳光明等国内数百个固废填埋处置工程,并推广应用至吉吉斯坦、缅甸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同时支撑了大科学装置(地镜)的研制,为“污染防治攻坚战”“无废城市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提供了关键科技支撑。
    国家科学技术奖是我国科学技术领域的最高奖,分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五个奖项。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50个项目。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49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39项。

    来源机构: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点击量:1
  • 摘要:

    双轮铣槽机(简称“双轮铣”)是地下连续墙施工中最先进的高端专用装备,被誉为桩工机械家族的“奢侈品”。铣轮是双轮铣的关键部件,而目前我国尚未完全掌握铣轮上的截齿排布设计理论与方法,截齿的破岩机理不清,造成铣轮主要依赖整件进口或复刻加工,地层适应性单一,施工效率低,这已成为制约双轮铣实现完全国产化与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关键“卡脖子”难题。
    对此,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体工程多场耦合效应团队周辉、卢景景和肖建成等研究人员从解决核心问题“铣轮破碎岩土体原理”出发,形成“一个方法,两项技术”的关键研究进展,具体为:铣轮截齿布齿设计方法、铣轮高精度智能制造技术和高效施工参数精准控制技术。技术创新点分别为:建立了铣轮上截齿的最优入岩角度、间距、入岩顺序等分析方法,提出基于基本破岩单元的截齿排布设计方法,基于该方法获得的铣轮相较于目前产品,成本预期下降40%、效率提高18%、截齿损耗下降15%、寿命提高30%;提出了三维布齿系统数字化仿真和齿座板身份信息编码识别的智能定位和焊接技术;根据施工前的地层参数和施工过程中铣轮/轴的振动特性,实现双轮铣铣削参数的自适应性控制。
    研究团队提出的铣轮截齿布齿设计方法,可针对不同的工程地层条件实现定制化铣轮设计,不限于当前市场上的铣轮形状和尺寸。相关论文已经发表在《岩土力学》,申请发明专利8项(已授权2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8项,获第二届“率先杯”未来技术创新大赛复赛优胜奖,并受邀参加第二十四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获高交会“优秀产品奖”。

    来源机构: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点击量:1
  • 摘要:

    我国岩溶区面积344万km2,约占国土面积1/3,是世界上岩溶分布最广的国家,许多国家重大工程往往难以避开岩溶地区。由于岩溶发育的复杂性,工程场地岩溶的精准探测,特别是深覆盖岩溶的探测一直是困扰岩溶地区工程建设的难题。在未探明岩溶发育的情况下开展工程建设可能导致桩基承载力不足、掉桩、断桩,乃至地面塌陷等重大安全事故。现有满足亚米级精度的地表物探方法探测深度较浅,孔中探测方法存在“一孔之见、一面之见”等问题,导致深部岩溶“探不到”。岩溶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在探测过程中会存在多界面信号干涉、转换和叠加,导致地质界面“测不准”。
    针对深部岩溶“探不到”,地质界面“测不准”的技术瓶颈,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智能岩石力学团队刘鎏博士与同济大学石振明教授团队、武汉长盛工程检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等单位开展产-学-研合作研究,在探测装备和解译算法展开了创新,形成了岩溶探测新装备、反演成像新方法,有效地解决上述难题。具体体现在:(1)发明了钻孔多频声波探测和桩孔阵列式声呐探测装备,突破了钻孔周围和桩底持力层溶洞的分米级定量定向探测,填补了国内外深覆盖型岩溶快速精准探测的技术空白;(2)发明了钻孔周围岩溶的全波形反演方法,定量表征了孔周岩溶填充物的弹性参数。突破了桩孔底持力层岩溶顶板10-2mv级弱反射波的提取技术,首次实现单桩10分钟内完成持力层岩溶探测和解译,实践反馈显示准确率超90%。研究成果得到了广西和贵州两个岩溶强发育省份的勘察规范在岩溶定量和定向探测等关键指标上的唯一推荐。成果作为重要创新点获得了2022年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湖北省高价值专利大赛金奖,中国公路学会优秀博士论文奖。
    相关研究成果已在《Engineering Geology》《Soil Dynamics and Earthquake Engineering》等知名期刊上发表,授权了中国和美国发明专利多项,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207211和42172296资助。
    论文链接1:https://doi.org/10.1016/j.enggeo.2023.107124
    论文链接2:https://doi.org/10.1016/j.soildyn.2021.107048

    来源机构: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点击量:1
  • 摘要:

    扰动应力及其演化是深埋隧洞围岩稳定性及灾变的最重要因素,目前对硬质围岩三维扰动应力的研究局限于解析解和数值模拟,缺乏可靠的原位测试技术与装备,缺乏有效的扰动应力演化特征评价体系和方法。
    为解决这一难题,武汉岩土所智能岩石力学团队发明了光纤光栅空心包体三维扰动应力传感器,研制了光纤光栅空心包体应力传感器标定试验装置,建立了围岩-浆体-传感器多层介质耦合应力解译算法,搭建了扰动应力信号识别-远程传输-在线解译一体化监测平台,提出了基于应力张量性质的扰动应力综合评价方法,建立了基于张量距离的岩石非线性三维强度准则,提出了基于扰动应力的围岩稳定性评价方法,实现了对硬岩工程围岩三维扰动应力场的长期动态监测,解决了对围岩三维扰动应力状态演化实时长期测试的难题,为隧道等岩土工程结构稳定性评价和灾害防控提供新的途径和重要支撑,对于深部地下工程灾害防控、深部资源开发等提供关键的理论技术方案,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已应用于锦屏二级水电站引水隧洞、中国锦屏二期地下实验室、白鹤滩水电站、双江口水电站、硬梁包水电站、川藏铁路、杉树垭磷矿等多个工程中。
    相关研究成果已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Mining Scienc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Rock Mechanics and Rock Engieeering》、《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等期刊上发表。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2202320、42102266、42207211)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ZRQT2020000114)资助。
    论文链接1:https://doi.org/10.1016/j.ijrmms.2024.105668
    论文链接2:https://doi.org/10.1016/j.ijmst.2023.12.007
    论文链接3:https://doi.org/10.1007/s00603-022-03034-z
    论文链接4:https://doi.org/10.13722/j.cnki.jrme.2021.0695
    论文链接5:https://doi.org/10.13722/j.cnki.jrme.2022.1182

    来源机构: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点击量:0
  • 摘要:

    2024年1月30日,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发布《地质储能研究进展——寻找地下空间以实现能源转型》 ,指出,能源转型与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成为地质储能发展的有效驱动力。
    自1975年以来,USGS一直在评估地质能源资源潜力,其中,评估美国各盆地的存储潜力成为具有战略意义的优先事项。目前,USGS正在评估美国盆地中可利用的枯竭油气藏的天然气储气能力,发布了新的评估方法,用于确定Wind River Basin合适的枯竭油气藏、计算Michigan Basin的天然气容量、在Illinois Basin模拟潜在的氢化反应。并计划对盐穴的储气能力进行评估。

    点击量:0
  • 摘要: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下,迫切需要迅速、大规模地推广碳捕集与封存(CCS)等相关碳去除技术。长期以来,研究人员就认识到CCS是限制全球变暖的脱碳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期,美国研究揭示了油气藏在大规模CCS方面的潜力。
    斯坦福大学牵头的研究指出,大幅增加CO2地质封存需要重点关注枯竭油气藏分布量较大的地区。这些地区油气藏大多具备充分的储藏能力,其地质学和水动力学环境得到了充分认识,与咸水层相比不易受到注入诱发地震的影响。一旦启动CO2封存设施并投入运营,即可用于封存多个来源的CO2。此外,将碳捕集和封存(CCS)与制氢相结合将成为未来10年大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一项具有经济可行性的战略。
    研究发现,利用二氧化碳提高石油采收率(EOR)可以实现二氧化碳的有效封存。这类油气储层(和周围的地质构造)通常特征良好,存在密封地层(或不会有油气堆积),并且从多年的研究中可以知道流动特性和密封特征。这些油田已知的生产和注入历史提供了所需的静态和动态储层知识,从而可以评估其对大规模CCS的适用性。EOR生产的石油可以产生比传统生产的石油更低的碳排放量。该技术克服了传统盐岩含水层注入二氧化碳而诱发地震活动的不安全因素,
    上述策略在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国具有非常高的适用性。因此研究人员以阿曼的枯竭油气田为例,从制氢与二氧化碳储存两个方面分析了阿曼的油气得以出口的经济效益以及碳封存战略的可实施性。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

    点击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