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Energy knowledge resource center | Advanced energy information network system

微信公众号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采集报告详情

日本第五期能源基本计划提出能源中长期发展战略

编译者:guokm发布时间:2018-10-9点击量:16885 来源栏目:采集报告

7月3日,日本经济产业省公布了第五期《能源基本计划》 ,提出了面向2030年及2050年的能源中长期发展战略,未来发展方向是压缩核电发展,降低化石能源依赖度,举政府之力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推进日本能源转型。计划要点如下:

1、日本能源结构问题、能源发展形势和中长期能源目标

(1)日本能源结构问题

- 能源资源严重依赖于海外供给,存在严重安全风险:由于核电发展停滞等情况恶化,日本能源自给率从2010年度的20%降至2016年度的8%左右;

- 中长期的能源需求结构发生改变:由于人口减少导致的需求减少,此外人工智能(AI)、物联网(IoT)或虚拟电厂(VPP)等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对能源需求结构的变化也将带来影响;

- 面临巨大减排压力:按照签订的《巴黎协定》要求,日本温室气体排放到2030年要比2013年削减26%,到2050年则要削减80%。

(2)能源发展形势

- 脱碳技术的竞争日趋激烈:集成可再生能源、储能、数字控制技术为一体的脱碳能源系统开发面临挑战;

- 技术变革增加了地缘政治的风险:持续稳定的能源结构受地缘政治的严重威胁,世界能源领域发生的重大变化以及非常规能源和新能源技术正重塑世界能源地缘政治格局,在太阳能电池板供应上对中国存在依赖性;

- 国家、企业间的竞争如火如荼:各国制定雄心勃勃的计划,企业不断追求新兴绿色能源技术,资本市场积极响应。

(3)中长期能源目标

面向2030年发展规划是一个具体的、可预见的行动纲领,依靠现有的人才、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完善和系统开发,设定了明确的发展目标:

- 削减能耗:到2030年能耗总量要削减0.5亿千升油当量,2016年度能耗总量已削减880万千升油当量;

- 零排放电力比例:2016年度的数据约为16%(可再生能源15%,核能为2%)。到2030年实现零排放电力占比44%的目标,其中可再生能源发电在总发电量中占比要提升至22%~24%,核电占比将要降至20%~22%,化石燃料电力占比减少至56%。

- 二氧化碳排放量:2016年度为11.3亿吨,到2030年要削减至9.3亿吨;

- 电力成本:2013年电力支出为9.7万亿日元,2030年要削减到约9.2-9.5万亿日元;

- 能源自给率:2016年为8%,2030年要达到24%。

由于未来情景具有波动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面向2050年的展望则更多是一种目标愿景。主要进行人才培养、基础设施更新、新技术开发,采用多元化情景的设计,以助力实现从“低碳化”迈向“脱碳化”的能源转型新目标。

2、面向2030年基本方针和相应政策

(1)基本方针

- 能源政策的基本思想(3E+S):即以能源安全性(Safety)为前提,把保障能源稳定供给(Energy Security)放在首位,在提高经济效率(Economic Efficiency)实现低成本能源供给的同时,实现与环境的协调发展(Environment Suitability)。在3E + S的原则下,能保障2030年能源结构目标的实现;

- 构建多维、多元、柔性的能源供需体系与政策方向: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技术;

- 二次能源结构:以发展氢能战略为基础,对制度和基础设施等进行战略性的调整。

(2)相应政策

- 确保能源资源供应:促进化石燃料资源的自主开发,并构筑强劲完善的产业体系等;

- 全面实现节能型社会:实施以节能法为基础的综合措施和相关支撑政策;

- 将可再生能源作为主力能源:推进技术研发创新,降低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修改现行的可再生能源固定价格收购制度,推广实行可再生能源招标制;

- 重新制定核电发展的新政策:基于福岛核事故的经验,推进安全前提下的核电重启工作,强调核电作为“重要的基荷电源”是实现脱碳化目标的重要选择;

- 化石燃料高效清洁利用:促进高效的火力发电;

- 大力推动氢社会的实现:全面实施《氢能基本战略》 的相关政策措施,构建氢能制备、储存、运输和利用的国际产业链,积极推进氢燃料发电、氢燃料汽车发展,推进“氢能社会”构建;

- 推进能源系统的改革:加大能源系统合理竞争,逐步取消不合理的补贴制度,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创设新的绿色电力交易市场等;

- 增强国内能源供给系统抗风险能力:加强对地震、雪灾等灾害风险的防范能力;

- 二次能源结构改善:推进热电联产、蓄电池、新能源汽车等新兴能源技术普及;

- 能源产业:加强国际竞争力,推进分布式、自产自销能源系统发展;

- 国际合作:强化与美国、欧洲、亚洲的合作,大幅削减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为世界环境保护做出贡献,兑现《巴黎协定》承诺。

3、面向2050年能源转型政策框架和基本方略

(1)面向2050年能源政策框架

- 3E+S理念升级:在安全性(Safety)方面,要贯彻通过技术创新和治理结构变革来保障新的能源安全观。在能源稳定供给(Energy Security)方面,在提高资源自给率的同时注重提高技术自给率,以确保能源选择的多样性。在提高经济性(Economic Efficiency)方面,在降低供给成本的同时要考虑强化日本产业竞争力。在环保(Environment Suitability)方面,实现从“低碳化”迈向“脱碳化”的新目标;

- 科学审查机制:持续跟踪并掌握最新的技术趋势和情况,灵活调整能源技术发展目标和关注重点;

- 脱碳化能源的成本、风险评估:从简单的“电源成本的评估(如从燃煤/燃气电力转向可再生能源电力)”到“脱碳化能源系统的成本和风险评估”。

(2)基本方略

- 可再生能源:以经济的、独立的脱碳化能源为主力电源,开发高性能低价格的蓄电池等;

- 核能:是实现脱碳化目标的重要选择。在恢复社会信任、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推进核电发展;

- 化石能源:实现能源转型和脱碳化目标过渡期的主力电源。大力发展碳捕集与封存技术(CCS),加大天然气发电比例,逐渐减少使用低效煤炭发电等。

提供服务:导出本资源

版权所有@2017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制作维护: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信息系统部地址: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邮政编号:10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