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formation Network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mt in the Yangtze Basin

微信公众号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源详情

长江经济带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研究取得进展

编译者:changjiang发布时间:2018-5-29点击量:3035 来源栏目:科研新闻

文章来源: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4-28 打印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开发历史最久、人口经济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和云南等 11 省市, 面积约 20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21%。长江经济带、 “ 一带一路 ” 和 “ 京津冀协同发展 ” 已成为优化中国区域发展格局的三大战略。近 30 年来,长江流域高强度开发与城市化发展导致其正面临水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退化、湖泊与湿地萎缩退化等生态环境问题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 “ 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也明确定位长江经济带 2020 年 目标 ——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水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 ,河湖、湿地生态功能基本恢复,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 Ⅲ 类)比例达到 75% 以上, 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 。

针对长江经济带生态地位重要性及生态保护与管理的重大需求,在中国科学院 STS 项目( KFJ-STS-ZDTP-011 )、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 KFZD-SW-318 )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41771571 )等联合资助下,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徐昔保副研究员等,遴选水源涵养、土壤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固碳和粮食供给 5 类关键生态系统服务,利用遥感和 GIS 、 CASA 、 InVEST 和 RUSLE 模型,评估长江经济带 2000-2015 年 5 类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变化格局,利用情景模拟方法定量区分土地利用变化、气候变化、道路建设等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程度,并分别在 1km 栅格和市级两种不同尺度上,分析 5 类生态系统服务的权衡与协同关系。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生态环境领域主流期刊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上 。

研究表明: 2000-2015 年,长江经济带陆地生态系统系统服务整体呈改善趋势, 空间分布呈显著的空间差异性。 其中,固碳和粮食供给呈显著增长趋势,分别增长 22.1% 和 16.9% ;水源涵养和土壤保持呈小幅增长趋势,分别增加 6.4% 和 4.7% ;平均生境质量指数从 2000 年的 0.771 下降到 2015 年的 0.765 ,总体保持稳定,呈弱退化趋势。同时,受城市化扩展、坡耕地开发、高速公路与高铁建设、气候变化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部分局部区域也存在较明显的生态系统服务退化趋势。

长江经济带 5 类关键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权衡与协同关系总体呈显著的空间差异性和多元化特征,也存在一定的空间相似性,主要受两两生态系统服务类型与土地利用空间分布影响。其中, 1km 栅格尺度上,水源涵养 — 土壤保持 — 固碳、固碳 — 粮食供给 — 生物多样性维持之间的协同、水源涵养 — 土壤保持 — 生物多样性维持、水源涵养 — 土壤保持 — 固碳之间的权衡均存在较高的空间相似性;地市尺度上,水源涵养 — 土壤保持、固碳 — 生物多样性维持、生物多样性维持 — 粮食供给存在较显著的协同关系,而水源涵养 — 生物多样性维持呈显著的权衡关系,其他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相关性均不显著,表明长江经济带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具有显著的空间尺度效应。

建议综合考虑生态系统服务的权衡关系,实施相关重大生态工程建设,提高生态工程建设的综合效益; 把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纳入生态保护与管理政策制定过程中,如生态红线、战略环评等,加强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与联通性保护; 继续 开展权衡与协同的空间与时间尺度效应、生态系统服务综合集成模型、 及涵盖长江经济带重要水域生态系统服务评估,将有助于更加全面系统地诊断长江经济带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变化趋势与权衡关系,有助于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论文链接:

Xibao Xu, Guishan Yang, Yan Tan, et al., 2018. Ecosystem services trade-offs and determinants in China's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from 2000 to 2015.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634: 1601-1614.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48969718312038)

提供服务:导出本资源
  1. 1 科学 Bulletin封面论文:树木形成层活动的低温阈值是冷湿环境下高山树线形成的关键生理机制
  2. 2 江桂斌研究组在纳米银环境过程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3. 3 企业应承担矿山环境治理恢复责任两部门就《关于取消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建立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基金的指导意见》 (征求意见稿) 公开征求意见
  4. 4 GRL: 青藏高原湖泊水量变化与水量平衡
  5. 5 长江中游南部及下游今年洪涝灾害概率较高
  6. 6 吕永龙研究组在区域尺度污染物多介质生态风险评价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7. 7 深观察丨“江豚保护升级”:一场被事先张扬的行动计划
  8. 8 冯兆忠研究组在植物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应对大气臭氧污染方面再次取得重要进展
  9. 9 三江源纪录片《绿色江源》《中华水塔》首发
  10. 10 "耕地成污泥堆",谁在乱作为?
  1. 1 中国环境报:加强老旧小区气候适应性改造
  2. 2 青藏科考显示:三江源典型湖泊面积总体呈增加态势
  3. 3 重庆形成司法体系保护长江生态环境
  4. 4 鄂湘赣三省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创新共同体
  5. 5 长江“禁钓”多人被罚!休闲钓鱼该何去何从?农业农村部表态了
  6. 6 国家发展改革委规划司召开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编制工作座谈会
  7. 7 “一市一策”精准破解长江水环境难题
  8. 8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累计调水400亿立方米
  9. 9 鄂湘赣: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创新共同体
  10. 10 长江中游城市群科技服务联盟成立 鄂湘赣三省共同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合作

版权所有@2017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制作维护: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信息系统部地址: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邮政编号:10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