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BioSafety Information Network System

微信公众号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源详情

武汉植物园在揭示继发性入侵机制和动态变化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编译者:hujm发布时间:Mar 22, 2023点击量:1 来源栏目:成员单位动态

  继发性入侵是指成功控制或根除目标入侵植物后,其他非目标入侵植物占据空生态位,形成入侵的现象。继发性入侵会使生态系统再度面临入侵植物的威胁,致使入侵植物防治失败。然而,继发性入侵的潜在机制以及动态变化过程尚不清楚。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入侵生态学科组以恶性入侵植物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作为目标入侵植物,以广聚萤叶甲(Ophraella communa)作为豚草的生防昆虫,并选取14种与豚草共存的恶性入侵植物为非目标入侵植物,同时选取4种常见的本地植物构建群落,开展生物防治的同质园控制实验。研究发现,在生物防治目标入侵植物豚草后,非目标入侵植物的继发性入侵普遍存在,且具有明显物种特异性。但是,随着防治时间推移非目标入侵植物的入侵性而不断变化。防治早期:继发性入侵主要由目标和非目标入侵植物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决定;防治后期,则由非目标入侵植物自身生长繁殖性状(如比叶面积、叶片干物质含量、株高、种子重量等)所决定。

  该研究首次将系统发育相关性和植物性状等入侵生态学相关理论结合,为了解入侵植物防治后的继发性入侵机制与动态,以及提高入侵植物生物防治效率提供新的见解,同时也为预测入侵植物防治后的继发性入侵物种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研究成果以“Dynamics and mechanisms of secondary invasion following biological control of an invasive plant”为题,在植物学期刊New Phytologist发表。入侵生态学科组博士生沈常超为论文的第一作者,黄伟研究员和陶至彬助理研究员为论文的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822007,32071660)以及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020CFA064)的资助。

提供服务:导出本资源
  1. 1 WHO警示“超级淋病细菌”正在全球扩散
  2. 2 Nature Genetics报道大规模肺癌易感性全基因组研究
  3. 3 美首次批准RNA干扰技术作为杀虫剂使用
  4. 4 武汉文献情报中心与广州健康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5. 5 应对超级细菌新策略,阻断细菌与细胞的结合
  6. 6 Nature:科学家发明“分子诱饵”,不用抗生素也能除掉细菌
  7. 7 世界首个3D打印柔性心脏诞生
  8. 8 美DARPA为“安全基因”项目拨款6500万美元
  9. 9 澳大利亚抗生素滥用问题严峻
  10. 10 武汉文献情报中心团队为院士咨询课题提供支撑服务
  1. 1 最安全基因治疗载体的新风险:翟琦巍团队揭示AAV会导致肥胖糖尿病小鼠肝癌
  2. 2 “二阳”来袭别大意!BMJ重磅研究:多达18%的感染者在感染两年后仍受到新冠后遗症的影响
  3. 3 57万人研究发现,每周15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与流感和肺炎死亡风险下降41-50%有关,不达标也下降21%
  4. 4 中国科学| 猴痘病毒mRNA疫苗的动物研究揭示多价抗原的增强保护机制
  5. 5 科研人员揭示基因组古病毒复活驱动脑衰老
  6. 6 JEM:科学家利用“自然系统”识别出了有望开发高效HIV疫苗的特殊蛋白
  7. 7 一种新的抑制腺病毒复制方法:CRISPR-Cas9靶向病毒E1a基因
  8. 8 第十一届生物医药与制药学国际学术会议(ICBP 2023)
  9. 9 Carbohydr Polym | 上海药物所合作揭示拟杆菌降解木聚糖的分子机制
  10. 10 植入式左心室辅助系统获批上市

版权所有@2017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制作维护: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信息系统部地址: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邮政编号:10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