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BioSafety Information Network System

微信公众号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2019年第21期]情报条目详细信息

编译者:黄翠发布时间:2020-2-28点击量:14 来源栏目:生物安全科学动态监测快报

10月22日,发表在bioRxiv期刊的一篇文章显示,合成生物学的进步使得利用细菌作为复杂化合物生物合成的载体来生产各种化合物成为可能。紫色杆菌素(Violacein)是一种天然存在的具有抗菌特性的吲哚类色素,可在表达其非天然合成途径的大肠杆菌中进行生物合成工程。为了探索该合成生物合成平台是否可用于药物研究,在这里我们针对人类疟疾的主要病原体恶性疟原虫筛选了来自细菌的紫色杆菌素。研究人员展示了细菌来源的紫色杆菌素对恶性疟原虫3D7实验室菌株以及对药物敏感和耐药的患者分离株的抗寄生虫活性,证实了该药物作为抗疟药的潜在效用。然后,研究人员针对恶性疟原虫的生长筛选了一系列生物合成的紫色杆菌素衍生物。每种衍生物对无性寄生虫生长表现出不同的活性,表明紫罗兰素有进一步发展为抗疟药的潜力。在确定其作用方式的过程中,研究发现生物合成的紫色杆菌素会影响寄生虫肌动蛋白的细胞骨架,从而导致肌动蛋白信号的积累,而这种积累与肌动蛋白的聚合反应无关。这种活性指向一个目标,它可以调节细胞内肌动蛋白的无论是调控或是折叠的行为。更广泛地说,数据表明,细菌合成生物合成是适于抗疟药物研究的平台,其在高通量和高成本效益的药物筛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可应用于其他化学上难以处理的天然产物。

版权所有@2017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制作维护: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信息系统部地址: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邮政编号:10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