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Energy knowledge resource center | Advanced energy information network system

微信公众号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共计 1,916 条信息

      全选  导出

1 我科研团队提出煤炭与天然气协同开采方案 2024-05-24

记者23日获悉,中国煤炭科工集团(以下简称“中国煤科”)武汉设计院科研团队开展的“新街台格庙矿区煤—气资源协同开采理论与技术评价”课题近日顺利完成验收。该科研团队在我国首次深入煤炭与天然气协同开发“无人区”,填补了国内整装煤田煤炭与天然气协同开采领域的空白。 内蒙古新街台格庙矿区地处鄂尔多斯盆地,是煤炭和天然气资源上下叠置的典型代表。 “在新街台格庙矿区,天然气井和管线密布,压覆了大量煤炭资源,给煤炭开采带来重大安全隐患。同样,煤炭开采形成的采空区导致天然气钻井困难、开发受限,煤矿采掘扰动影响现有天然气井及地面设施设备安全。”中国煤科武汉设计院智慧矿山院院长辛德林介绍,天然气与煤炭资源协同开采存在协调难度大、开采成本高、资源浪费多、安全隐患大等诸多难题,国内外尚未在该领域深度开展相关研究。 历经两年科研攻关,中国煤科武汉设计院科研团队为煤炭与天然气的协同开发提供了理论支撑、技术方法和专项方案。 科研团队提出,将天然气井口及管线在地面集中规划成条带状的“天然气开发走廊”,实现煤炭与天然气协同开发。他们分析了不同天然气开发井型下的剖面空间关系,构建了可满足煤—气重叠区整体开发要求的“天然气开发走廊”体系。在此基础上,科研团队从综合确保两种资源高采出率出发,统筹提出了煤—气协同安全开发的规划方案。 实现煤炭和天然气协同开采,还需攻克大量工程技术难题。“一旦天然气井导通煤矿开采层上下的承压含水层,或者导通了天然气储层,那么煤矿将面临重大安全事故。”科研团队成员赵强举例说。为此,科研团队通过调研走访、理论研究和大量计算,提出天然气废弃井立体全井段封堵体系并开展工业试验,为该工程技术难题找到解决方案。 查看详细>>

来源:能源界 点击量:2

2 新技术可在线诊断电力变压器机械缺陷 2024-05-24

23日,记者从河北省电力科学院获悉,由该院科研团队创新发明的“电力变压器机械缺陷在线监测与诊断技术”成果,日前在第49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上获金奖。该成果为国内变压器机械缺陷监测诊断开辟了新的技术路径,有效克服了传统电气参量检测方法存在的振源直接测量难、易受环境干扰等短板,能够将机械缺陷诊断准确率提升至80%,为电力变压器加装了一副高灵敏度的“听诊器”。 电力变压器是电网的枢纽设备,其高电压、大电流甚至突发短路等工况所产生的机械振动,往往造成其绕组、铁心等关键部件产生形变。据统计,因机械振动导致的变压器故障占比高达60%,而传统以电气参量为主的检测技术难以准确识别和定位此类缺陷。如何精准识别缺陷,对振动进行评估,成为电力行业亟待解决的难题。 为探寻更为精准和有效的缺陷检测方法,河北省电力科学院研究人员改变传统电气参量检测手段,从采集到的变压器振动信号入手,通过大量故障模拟实验和数据分析,深度揭示了变压器关键部件在机械失稳情况下的振动模态和响应特性,并据此研制出了变压器机械缺陷在线监测系统。 据介绍,该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变压器的振动情况,无论是短路电流冲击产生的振动还是变压器正常运行状态下的微小振动,都能被系统捕捉。通过对这些振动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系统能够快速识别和定位变压器内部的机械缺陷,就好比为变压器做了一次“体检”,能够及时了解变压器的内部运行状况。通过对不同状态下海量振动数据的处理,以及对稳态运行变形振型和暂态声振时频特征的分析,研究人员构建了变压器机械振动状态评估判据。基于这一判据,研究团队成功实现了短路冲击下变压器绕组损伤累积效应的定量评估。 目前,该系统在河北南部电网220千伏至1000千伏电压等级变电站投入应用中,已累计发现并准确定位10余起变压器机械缺陷,大幅提高了电网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查看详细>>

来源:能源界 点击量:3

3 铁-铬液流电池模块化产品测试线投运并完成首轮测试运行 2024-05-24

近日,由中央研究院全资子公司北京和瑞储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和瑞储能”)自主研发的500千瓦级铁-铬液流电池模块化产品测试线在山东潍坊顺利完成首轮近两个月20余工况的充放电测试,目前测试结果已达预期,测试线设计水平与测试能力得到验证。 潍坊产品测试线首轮测试运行的成功,标志着国家电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铁-铬液流电池储能产品装备正式迈入集装箱模块化产品时代。储罐外置式模块化系列产品实现了产品定型和系统级的测试验证,打通了从产品设计、生产集成和系统级测试验证的全流程,具备了兆瓦级以上产品出厂测试能力,也展示了该技术在长时储能方向的创新性、先进性及可行性。 查看详细>>

来源:能源界 点击量:2

4 突破“卡脖子”技术 自主可控TCS进入推广应用阶段 2024-05-23

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发布《中央企业科技创新成果产品手册(2023年版)》,在“高端装备”领域,中国华电研制的自主可控重型燃气轮机控制系统(TCS)成功入选。目前,该套TCS已进入推广应用阶段。 当前,我国在运的重型燃气轮机主要依赖进口,重型燃气轮机的控制系统与燃气轮机本体密切相关,是一项极其复杂、难度极高的控制技术,也一直由国外燃气轮机厂家提供,“卡脖子”现象突出。 近年来,中国华电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对重型燃气轮机的保护原理、控制策略、功能算法、控制系统软硬件设计以及涉网安全运行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成功研制出了自主可控的TCS,为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夯实国家能源安全基础、实现“双碳”目标贡献了重要力量。 TCS作为控制系统,决定着燃气轮机的性能和安全。长期以来,TCS的设计、组态、调试等相关核心工作一直由国外燃气轮机厂家提供,燃气发电领域的“卡脖子”现象突出。 2020年以来,中国华电从防范重大技术装备“卡脖子”风险、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促进产业链健康发展的全局出发,在火电机组核心控制系统自主创新取得突破的基础上,组织开展了TCS攻关,成功研制出自主可控的TCS,多项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 查看详细>>

来源:能源界 点击量:5

版权所有@2017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制作维护: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信息系统部地址: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邮政编号:100190